北宋至晚清时期
韩师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韩山书院,历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州(路、 1903年的校门 府、道)的官办书院。院址多有变迁,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定址于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南侧,延续至今。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巡道史起贤于笔架山麓韩祠左侧的明代御史蔡梦悦祠重建书院。
清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知府龙为霖沿旧址扩建,翌年三月完工,复称“韩山书院”。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钦定师范学堂章程》颁行后,中国开始有了师范教育专门机构,韩山书院遂改为惠潮嘉师范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师范学校。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改“惠潮嘉师范学堂”为“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1921年10月,改校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二师时期学校规模不断得到扩展。
1935年,改校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1939年6月,因抗日战争爆发后潮州沦陷,韩师在日寇铁蹄踏入汕头之5月间,被迫举校迁往原揭阳县古沟乡尾寨。当时韩师是潮汕地区“硕果仅存的一所省立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
1946年春,韩师搬回潮州原址,中学部移交金山中学。1958年秋,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面向惠潮梅地区招生。1963年秋,师专停办,返办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师专,校名称“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称“韩山师范学院”。 1958年的校门 1998年4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通过韩山师范学院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0年,韩山师范学院开始与华南师大等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1年,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潮州师范学校改为韩山师范学院二级学院,潮州师范学校仍隶属于潮州市教育局,但招生纳入韩山师院管理,教育质量接受韩山师院监督。 2008年,韩山师范学院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得优秀,并迎来建校105周年华诞。 2009年,潮州市与韩师范学院共建潮学研究院。 2013年,韩山师范学院迎来了110周年校庆。 2017年5月,韩山师范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签署《教育硕士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开展教育硕士的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