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潮汕的平台,微信公众号搜索“潮汕人”了解更多内容!

微潮汕 微潮汕 微潮汕 微潮汕 微潮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微潮汕 > 潮汕百科 > 黄仁勇
黄仁勇

黄仁勇 (1762~1817)清代武状元。字智斋。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区)古巷孚中乡人。

人物简介

黄仁勇(1762~1817),字智斋,学名良越,广东潮安古巷镇海阳县(今潮州市)孚中村。清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即为庆祝嘉庆帝登基特开恩科武进士第一人。湖南清江派黄氏十八世汝经公后裔(清江黄氏族谱载:十六世惟应三子子旋,娶丁氏生六子,长汝伦、次汝维、三汝绢、四汝绾、五汝经、六汝缓。十八世汝经五子俞,字攀兆,迁潮洲府海阳县。而三元村黄氏,则是十八世汝绢五子南京后裔。也就是说,潮洲府海阳县孚中黄氏和三元村黄氏共祖十七世子旋公,故仁勇壮元说“至郴闻吾族由清江徙居三元者,因便道而请谒焉”,又说“吾族支派虽分,气属一体耳”)。其父黄廷毅,是一老实本分农民。黄仁勇自幼胆识过人。因家贫,至12岁方才进本乡私塾读书。他既勤于学文,又喜习武。他使用过的练武石,最重的竟达300多斤。乾隆四十六年(1781)仁勇得中文秀才。黄仁勇的岳父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教师,在龙湖杨厝开馆授徒。他不单武功好,也具慧眼,见女婿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料定日后必然所成,便劝其弃文习武。黄仁勇听从岳父所劝,真的在武功方面下功夫。他能够刻苦自励,经过10年苦练,果不出岳父兼师傅所预料,此时的黄仁勇已学得十八般武艺俱精。乾隆五十七年(1792),黄仁勇赴省参加乡试,得中武举人。同年进京赴试。但在会试中未能登上科甲,名落孙山。他并未灰心,寄居京城一佛寺,继续苦练。三年之中,他虚心向学,博取众家之长,以补已之不足,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三年之后便是嘉庆元年(1796),嘉庆皇帝丙辰恩科取士,黄仁勇再度赴试,遂得二甲第二名武进士。在殿试中,皇帝喜其文武双全,钦点为会魁武状元、头等侍卫,官拜福建金门镇中军游击等职。在金门镇任职达15年,黄仁勇倾注心血于加强海防,抵御外海,保卫国土。因成绩卓著,屡受朝廷嘉奖赏赐。嘉庆十六年(1811)自感身体不适,难驰疆场,上疏请求解甲归田。朝廷允其所请。仁勇为官清廉,自奉节约。因身体不适归田后,仍为桑梓兴农桑、修水利做出贡献。黄仁勇自入仕途,为官清谦,自奉甚约。归乡之时,积蓄无多,从未盖过豪华的状元宅第。倒是乐为桑梓造福,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做出贡献。清嘉庆二十二年(1827)病故于故乡孚中,终年55岁。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