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学博才富”,“沉酣载籍,以成一家之言,尤邃于声律”。著述甚多,所遗作品有:
《宛在堂文集》34卷。(明崇祯刊本,16册。日本《内阁文库汉籍分类书目》著录。)
《宛在堂诗集》6卷。(清初刊本。该集为郭氏手订。诗作起于天启7年(1627),终于永历15年(1661),含诗2840首。另有少量词、赋等。分《马上集》、《素得集》、《陋吟集》等18集。)
1627—1630年(21—24岁),作《马上》集;
1631年(25岁),作《舟中》;
1632年(26岁),作《遂初》;
1633—1636年(27—30岁),作《感遇》、《騑怀》、《立言》、《秋思》诸集;
1637—1639年(31—33岁),作诗不过半百,附于《秋思》之末;
1640年(34岁),作《出谷》;
1641—1644年(35—38岁),作《闽辞》;
1645—1648年(39—42岁),作《素得》;
1648—1650年(42—44岁),作《复旦》;
1651—1661年春(45—55岁),作《海上》、《所思》、《徂东》、《稽古》、《瞻云》、《陋吟》、《巢居》诸集。
《稽古篇》55卷。(此书仿《汉书》体例,论次自上古至秦之物,严褒贬之义,自比《春秋》。书成于永历12年(1658),时佐桂王(永历帝)遁迹交距山中,故又名《交山遗史》。之奇殉难后,由其子校刊。)
《唐诗大观》5卷,10册。今存。
《古诗唐诗大观评语》抄本,7册。(该书选古诗4家,唐诗78家,略加评品。)
《新定道德经》。
《辑志副指》。(收入34卷之《宛在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