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潮汕的平台,微信公众号搜索“潮汕人”了解更多内容!

微潮汕 微潮汕 微潮汕 微潮汕 微潮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微潮汕 > 潮汕百科 > 薄壳米
薄壳米

薄壳米是一种广东潮汕地区的潮菜的特色名菜。盐灶薄壳米的美食方法殊多,食家如有机会光临盐灶,可将刚捞起未加盐水的薄壳米拌入熟猪朥(猪油脂)和白砂糖,再拌添点芝麻油和青芫荽,入口美味无比。也可用薄壳米与薯粉(地瓜粉)均匀搅拌,用煎盘旺火煎烙成“薄壳米烙”,当煎至上下两片都俱熟之时,再铺洒入鸡(鸭)蛋,烙至香黄盛于盘上,端上筵席,表皮香酥,肉质爽嫩,别具风味,诱人馋涎。用鲜嫩韭菜花与薄壳米一起热火油炒成菜,味道也鲜美可口。潮汕人家早餐喜爱将薄壳米蘸普宁豆酱辣作为小菜配吃白米粥,更加美味,增进食欲。

简介

薄壳的学名叫(虫间)。因其肉体丰厚而壳薄,故称薄壳。海(虫间)的外壳为楔形,两壳对称,成熟时长约3厘米。雌(虫间)的肉为红色,每年八九月产卵繁殖;雄(虫间)的肉为白色。常多粒相连而成串,过着群聚生活。(虫间)苗散布于浅海滩涂的泥沙中,每年农历三四月就得从浅海滩涂中把(虫间)苗洗捞上来,然后移放于深水(虫间)场养殖。养殖薄壳为潮汕首创。(虫间)场水深约三四米至六七米,潮涨潮落,(虫间)在滩涂中不露出水面。(虫间)场水深不能筑堤篱,只能插上长竹竿作为场界。当年的8至10月,是海(虫间)的盛产期。此时的海(虫间),粒大而肥美。潮汕沿海外湾或岛屿滩涂盛产薄壳,主产区为饶平的汫洲、黄冈大澳、所城大港,南澳的后江,汕头濠江的广澳等。

采(虫间)时,每条(虫间)船两翼各系一个竹制扁圆形的大(虫间)蕊,每个(虫间)蕊配备2个人,一人冒着寒冷晨风裸体潜入海底手持网袋捞海(虫间),二人把网袋内的海(虫间)提上来,倒入蕊里。然后,手脚配合把泥沙踢净。潜海采(虫间)者是很辛苦的,须有特技,全身匍伏在深水中的滩涂(虫间场)上,一边用足尖倒退行,一边手握(虫间)刀刈(虫间)入网袋。潜水一个深呼吸至多数分钟,在这数分钟内要刈百几十斤海(虫间),真是不容易。潜在水里,全身还要被(虫间)嘴或钉螺刺破皮肉。

薄壳体小肉也小,但肉味鲜美,营养半富。薄壳主要供应城乡人们日常佐膳炒食(加少许金不换同炒),或以鲜薄壳作配料煮粿条汤、面条汤吃;还有部分专供打“薄壳米”或配盐腌制成咸薄壳。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