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
饶平县,地处广东省潮州市东部,东邻福建省,南濒南海,辖21个镇、1个林场,共394个村(居)委会。面积2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2016年末户籍人口107.1万人,常住人口87.2万人。
饶平县北部千峰挺秀,中部丘陵起伏,南部平原沃野,沿海岛屿罗列,港湾众多。全境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多样,山、川、湖、海等各类生态资源兼备,高山、深谷、盆地、平原、海岸、沙滩,有“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之誉。陶瓷业、茶叶和水产养殖业是饶平的经济支柱。
1907年4月11日打响的黄冈丁未革命(黄冈起义),是孙中山亲自领导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第三次武装起义,比辛亥革命早4年。2010年6月3日饶平县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全县列入国、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中三饶“道韵楼”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林“镇风塔”、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等8处文物列入省级保护单位;饶平布马舞和三饶“采青艺术”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埕湾
[6]
饶平置县时地域广袤,总面积约5000多平方公里,置县后境域多次更动。明嘉靖五年(1526)划出光德乡的州、清远两都置大埔县。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划出怀德乡的秋溪都归海阳县,划出苏湾都凑置澄海县。明万历四年(1576)划太平乡信宁都的南澳4澳(深、隆、青、云)设南澳镇(南澳镇设漳潮协守统管,由诏安县、饶平县共管)。其中青、云两澳属诏安县管辖;深、隆两澳由饶平县管辖。
清康熙八年(1669)撤南澳镇,诏安县管的青、云两澳重归饶平县管辖。康熙二十四年(1685)复南澳镇,青、云两澳又归诏安县管辖。清雍正十年(1732)设南澳厅(清代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设置),行政隶属与饶平脱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境先后更动4次。1949年10月25日,县属隆都区(面积65.7平方公里)划归澄海县管辖。1956年9月,三饶区的上陶、坪石、上园3个村(面积10平方公里)划归大埔县管辖。1958年11月,县属凤凰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划归潮安县管辖。1958年11月,南澳县并入饶平县。1959年11月,析原南澳县境域恢复南澳县建制。至2005年底,饶平县陆域面积为1694.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合计总面积2227.06平方公里。
大埕湾
[6]
饶平置县时地域广袤,总面积约5000多平方公里,置县后境域多次更动。明嘉靖五年(1526)划出光德乡的州、清远两都置大埔县。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划出怀德乡的秋溪都归海阳县,划出苏湾都凑置澄海县。明万历四年(1576)划太平乡信宁都的南澳4澳(深、隆、青、云)设南澳镇(南澳镇设漳潮协守统管,由诏安县、饶平县共管)。其中青、云两澳属诏安县管辖;深、隆两澳由饶平县管辖。
清康熙八年(1669)撤南澳镇,诏安县管的青、云两澳重归饶平县管辖。康熙二十四年(1685)复南澳镇,青、云两澳又归诏安县管辖。清雍正十年(1732)设南澳厅(清代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设置),行政隶属与饶平脱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境先后更动4次。1949年10月25日,县属隆都区(面积65.7平方公里)划归澄海县管辖。1956年9月,三饶区的上陶、坪石、上园3个村(面积10平方公里)划归大埔县管辖。1958年11月,县属凤凰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划归潮安县管辖。1958年11月,南澳县并入饶平县。1959年11月,析原南澳县境域恢复南澳县建制。至2005年底,饶平县陆域面积为1694.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合计总面积2227.06平方公里。
大埕湾
[6]
饶平置县时地域广袤,总面积约5000多平方公里,置县后境域多次更动。明嘉靖五年(1526)划出光德乡的州、清远两都置大埔县。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划出怀德乡的秋溪都归海阳县,划出苏湾都凑置澄海县。明万历四年(1576)划太平乡信宁都的南澳4澳(深、隆、青、云)设南澳镇(南澳镇设漳潮协守统管,由诏安县、饶平县共管)。其中青、云两澳属诏安县管辖;深、隆两澳由饶平县管辖。
清康熙八年(1669)撤南澳镇,诏安县管的青、云两澳重归饶平县管辖。康熙二十四年(1685)复南澳镇,青、云两澳又归诏安县管辖。清雍正十年(1732)设南澳厅(清代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设置),行政隶属与饶平脱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境先后更动4次。1949年10月25日,县属隆都区(面积65.7平方公里)划归澄海县管辖。1956年9月,三饶区的上陶、坪石、上园3个村(面积10平方公里)划归大埔县管辖。1958年11月,县属凤凰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划归潮安县管辖。1958年11月,南澳县并入饶平县。1959年11月,析原南澳县境域恢复南澳县建制。至2005年底,饶平县陆域面积为1694.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合计总面积2227.06平方公里。
大埕湾
[6]
饶平置县时地域广袤,总面积约5000多平方公里,置县后境域多次更动。明嘉靖五年(1526)划出光德乡的州、清远两都置大埔县。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划出怀德乡的秋溪都归海阳县,划出苏湾都凑置澄海县。明万历四年(1576)划太平乡信宁都的南澳4澳(深、隆、青、云)设南澳镇(南澳镇设漳潮协守统管,由诏安县、饶平县共管)。其中青、云两澳属诏安县管辖;深、隆两澳由饶平县管辖。
清康熙八年(1669)撤南澳镇,诏安县管的青、云两澳重归饶平县管辖。康熙二十四年(1685)复南澳镇,青、云两澳又归诏安县管辖。清雍正十年(1732)设南澳厅(清代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设置),行政隶属与饶平脱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境先后更动4次。1949年10月25日,县属隆都区(面积65.7平方公里)划归澄海县管辖。1956年9月,三饶区的上陶、坪石、上园3个村(面积10平方公里)划归大埔县管辖。1958年11月,县属凤凰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划归潮安县管辖。1958年11月,南澳县并入饶平县。1959年11月,析原南澳县境域恢复南澳县建制。至2005年底,饶平县陆域面积为1694.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合计总面积2227.06平方公里。
近年来,饶平县以建设“粤东大门、苏区大港、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为总抓手,集中力量夯基础、增后劲、促和谐、优环境,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稳步增长,发展环境在大整治、大建设中加速优化,社会各项事业在惠民生、构和谐中持续进步。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2.4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2.8亿元、增加值73.2亿元,分别增长3.05%和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5.9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2亿元,增长7.6%。
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72.82亿元、增加值7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5%和1.1%。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81.12亿元,增长5.5%。其中:以北部山区为集聚区的日用陶瓷产业,于2006年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和国家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称号;以县城黄冈镇为集聚区的水族机电产业基地,是广东省火炬计划水族器材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省水族机电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为中国水族器材产业重要基地;以钱东镇为集聚区盐焗鸡食品产业独树一帜,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盐焗鸡之乡”,;位于北部山区新丰镇的铁皮石斛基地,是“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岭头单丛茶基地产区遍布中北部地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被誉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饶平是“全国渔业百强县”、“广东省渔业生产先进县”。被喻为“海上牧场”的柘林湾网箱养殖基地是全县最大的海上网箱养殖基地之一,柘林湾深海网箱养殖基地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列入省现代产业500强重点培育项目。
饶平县共有文艺协会8个,各类业余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文化活动骨干1700多人。先后出版了《饶平县历史文化丛书》9卷,中、长篇小说3部,诗词集成3部,谜语3辑
饶平高堂镇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县级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镇级有21文化站,村级已建成农村文化活动室220个、配置村级电子阅览室19个,建成配套农家书屋355个,设置基层流动图书馆2个。
2012年,饶平县现有中小学校300所,在校中小学生13.2万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发展,连年来高考连创佳绩。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计划投资285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设进展顺利,镇级卫生院配套建设不断完善,饶平县355个行政村全部设置卫生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生态环保、双拥优抚、残疾人、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被评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省林业生态县”和“省双拥模范县”,黄冈镇、三饶镇分别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明村镇”称号,黄冈镇上林社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饶平洪州镇 永福寺
饶平依山面海,古有“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之誉。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绿岛旅游山庄、青岚省级地质公园、“海龙”世界地质遗产奇观、中国休闲垂钓基地柘林湾、千年古刹海山隆福寺、赵朴初题书“粤东一壁”的石壁山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饶道韵楼以及“饶平千岛湖”汤溪水库、张竞生博士故居公园、中央苏区县“茂芝会议”红色旧址、孙中山辛亥革命先声丁未革命中山纪念公园、中国兰文化基地云峰兰苑、海上温泉七夕井、天然海水浴场东沙湾、金狮湾、大埕湾、野水渡假村等胜景奇观,还有地方特色文化奇葩中国布马舞、非遗文化三饶彩青艺术等。
一、自然景观
饶平县陆域面积1694.06平方公里,山地约占饶平县陆域面积的70%,500米以上山峰共有133座,其中千米以上山峰10座,以北部的西岩山为最高,主峰海拔1256米。黄冈河自成水系,由北向南纵流饶平县,全长87.2公里。1958~1959年,在黄冈河中游建成具防洪灌溉、发电、饮用等功能的汤溪水库,最大库
饶平土楼圆寨建筑
容3.78亿立方米,是粤东第一大蓄水工程,称为北湖,湖中有大小岛72座。饶平是个滨海县份,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6公里,有大小岛屿27个,海滩涂面积1360公顷,位于海山黄隆西南的“龙”——海滩岩田,是世界上罕见的海洋地质景观。分布于县境中北部山区多达10万多亩的苏铁蕨是古生代泥盆纪的孓遗植物,有40亿年历史,对研究广东的地质、古气候的变迁具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分布于樟溪青岚的冰臼群(青岚冰臼)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已开发成旅游景点。
二、人文景观
饶平自4000多年前就居住着古越族先民。初唐,中原文化进入饶平。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县。饶平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历史遗迹比较有影响的有:民族英雄戚继光等抗击倭寇斗争的重要战场大埕所城、旗头山炮台等遗址;郑成功抗清复明斗争的分水关史迹;辛亥革命先声“黄冈丁未革命”史迹;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入饶的“茂芝军事决策会议”史迹。
文化遗迹最有影响的是商周文化遗迹——“浮滨文化”。位于浮滨圩北面的塔仔金山的商周墓葬群遗址,是70年代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存,有3000多年的历史,史学价值极高。
古塔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林镇风塔最为著名。该塔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基围16米,七层八面,构筑稳重精巧,600多年来历经战乱和天灾却安然无恙,令人惊叹。
饶平县隆福寺
古寺庙饶平古寺庙众多,其中有始建于晋代的海山隆福寺,是潮汕地区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有始建于宋代的林姜古寺、永福寺,建于南宋的白雀寺、普陀岩,还有明代的雷音禅寺、西岩寺、观海寺和金光寺等等。
饶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先后走出“中国第一性学家”张竞生博士和“岭南一大家”詹安泰等杰出人物。
詹安泰:1902年出生于新丰镇。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
麦贤得:汫洲镇人。海军基地某部副司令员、大校,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詹伯慧:1931年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方言学家,曾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
陈天资:宣化都上里(今大埕上东村)人。编纂成《东里志》,手抄本共8册,20多万字,是潮汕地区现存地方志中最早的一部,为史学家所推崇,并为编纂地方志所广泛运用。主要著作有《石冈集》。
黄锦:(1589-1671)宣化都大埕(今饶平大埕镇上黄村)人,官至明朝礼部尚书。
张琏:明嘉靖三十九年五月武装起事。在柏嵩关歃血为盟,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年号“造历”。
张伟烈:(1911~2006)上饶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优秀的外交战士,外交部原驻外大使。
“中央苏区县”
“中国红军茶之乡”
“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